癥狀:
小兒支氣管炎多見于1歲以下的寶寶,尤以6個月以下的嬰兒最多,越小的寶寶病情越嚴重。支氣管炎起病較急,開始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鼻塞、流涕、噴嚏,體溫一般不超過38.5℃,多在2~3天后退熱。
從咳嗽區分急、慢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初期為干咳,痰量逐漸增多,漸漸發展為黏液膿性痰。
慢性支氣管炎以持續性咳嗽為主,遷延不愈,早晚較重,夜間最明顯,痰量或多或少。慢性支氣管炎在夏季較輕,冬季易出現急性發作,尤其是在外感疾病之后容易使病情加重。反復發作的孩子,體質多瘦弱。
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急性支氣管炎如為細菌感染,一般選用抗菌藥物控制感染。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應按醫生指導選用止咳化痰。頻繁干咳時可服少量鎮咳藥物,但應注意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用藥過量和時間過長,否則會影響纖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中藥治療
內服藥:在緩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藥制劑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癥狀。
外貼藥:很多寶寶患病后,長期服藥可引發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外貼中藥的安全、方便受到了很多家長的青睞。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有百草瓊漿益氣貼和三九貼等。
推拿療法
開天門:從眉間中點起,直上至發際為天門,用兩手拇指橈側(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內側為尺外側為橈)交替自下往上直推為開天門,每次推30~50次。
推坎宮:兩眉上直對瞳孔,自內眉梢至外眉梢呈一條直線,為坎宮。兩拇指自眉頭向眉梢做分推為推坎宮,每次推20~50次。
飲食療法
山藥粥:若寶寶晝夜咳嗽不停,進食較少,面色萎黃,可用山藥100克加水熬煮,煮熟加糖適量給孩子服用。
百合粥:鮮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調服。有健脾補肺、止咳定喘之效。
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梨粥:鴨梨1個去核切片,取杏仁9克、冰糖15克水煎服。也可將鴨梨與粳米同熬成粥,可清心潤肺、止咳除煩。
山杏湯:山藥200克煮熟搗為泥狀,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開水沖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兌入山藥泥適量??梢鏆庋a虛、溫中潤肺,用于小兒久咳不愈或反復發作。
居家護理
保暖
多喂水
營養充分
促進咳痰
退熱
保持家庭良好環境
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干燥。室內要避免煙霧和灰塵的刺激,也不要孩子接觸表面為油漆的物品。寶寶所用的被子、枕頭要輕軟,不用動物羽毛及毛毯,不要在寶寶的房間放置花盆,家里也不要使用煤爐。
飲食宜忌
食物宜清淡
強化平時飲食
平時可多選用具有健脾、益肺、補腎、理氣、化痰的食物,如豬、牛、羊的肺臟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棗、蓮子、杏仁、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增強體質。
忌食海腥油膩
不吃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