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零錢”變“整錢”
攻克堅中堅
今年6月,在涉農資金整合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全部貧困縣農村飲水安全任務提前完成。
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就是將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納入統籌整合范圍,由自治區按政策規定“切塊下達”到貧困縣,由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按照國家規定,新疆32個縣納入試點范圍。
自治區財政廳農業農村處處長祖力甫哈爾·阿布都熱甫介紹,截至今年10月25日,自治區已向32個試點貧困縣(含已摘帽22個縣)下達涉農整合資金234.24億元助力脫貧攻堅。其中,中央資金182.83億元(專項扶貧資金117.16億元、其他資金65.67億元),自治區資金51.41億元(專項扶貧資金27.68億元、其他資金23.73億元),資金下達中充分落實了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的要求。
充分賦權?實事求是
“小時候我們喝的都是澇壩水,后來可以從地下取水,喝起來有些味道,摻著沙粒,還經常停水。而今年剛通的自來水喝起來可真甜?!?4歲的阿力木·阿卜來提是伽師縣江巴孜鄉拍什塔克村村民,喝上安全飲用水的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嘗到了甘甜的飲用水,這是‘幸福的水’?!?/span>
“夏季喝河水,冬季吃雪水”。千百年來,污濁的澇壩水和地下打井滲出的“苦咸水”,是新疆尤其是南疆群眾的生活飲用水。喝上干凈、安全的自來水,是各族群眾的期盼。
伽師縣位于喀什地區東北部、克孜河下游末端,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條件造成部分區域地下水硫酸鹽、氟化物超標,個別區域的砷超標且呈不穩定性,飲用水水質達不到國家標準。長期以來,群眾飲用水水質問題突出。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脫貧攻堅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工程。因此,在全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的情況下,解決伽師縣飲水安全問題更是脫貧攻堅任務中的“堅中之堅”。
在當地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資金是一大難題。這錢從哪來?
祖力甫哈爾介紹,為解決新疆脫貧攻堅任務僅剩的伽師縣1.53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治區利用涉農資金整合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全力做好伽師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資金保障,為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自治區充分賦予貧困縣權力,指導伽師縣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需求走”的原則,2019年10月底編制完成了2020年脫貧攻堅項目庫,根據伽師縣飲水安全實際需求,將飲水安全項目規劃與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結機制相結合,與脫貧攻堅規劃相結合,提前謀劃,將項目列入脫貧攻堅項目庫。同時,在編制整合資金年度實施方案時,將項目列入整合實施方案,做到支持重點與實際需求銜接。
“伽師縣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際投資14.51億元,自治區多渠道籌集資金,通過中央預算投資、兵團按受益分水量籌措工程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專項扶貧資金籌措等渠道,籌措資金11.99億元,仍有2.52億元資金缺口?!辟熆h財政局局長趙紅說,為解決資金缺口問題,自治區財政指導利用伽師縣涉農資金整合政策,積極籌措整合資金,解決項目資金缺口問題。
截至今年5月底,伽師縣已進入正常供水階段,標志著伽師縣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的飲水安全問題得以解決。
不設障礙?及時下達
落實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是支持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位于昆侖山北麓的洛浦縣,是深度貧困縣,享受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
近年來,洛浦縣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因地制宜科學確定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規模,嚴格落實扶貧項目申報程序。
洛浦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李州州介紹,洛浦縣委和縣政府充分利用扶貧資金謀劃和實施了一批管長遠、利脫貧的特色優勢產業,2016年以來,通過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做到“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統籌安排形成合力,目前已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15個,投入資金24.71億元。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創立了“龍頭企業+”現代產業經營模式,形成了以鴿、鴨、兔養殖和食用菌種植為特色的養殖業及農業主導產業,示范帶動全縣產業規?;l展。
同時,洛浦縣將企業與貧困戶、扶貧資金有機結合起來,使企業成為項目實施和資金周轉的有效載體,使農民真正獲得最佳經濟效益。通過扶貧項目帶動,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形成了由企業帶動、貧困戶全程參與的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全產業鏈,構建了“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規模企業、村有村辦工廠、戶有小作坊”四級產業構架體系,累計帶動8.77萬名貧困戶通過產業脫貧增收。
“我們村目前有種植業、林果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支撐穩定增收的產業,這些產業扶貧項目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0月29日,自治區財政廳駐洛浦縣恰爾巴格鄉巴格其村第一書記何晨曦告訴記者,通過產業帶動轉移就業,實現了人人都有活干,家家都有收入。
巴格其村距離縣城18公里,全村共有村民227戶8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519人,人均耕地2.82畝,主要以種植核桃、小麥為主。工作隊因地制宜,在村里建設了核桃加工廠、木材加工車間、麻糖廠等,于2019年底實現整村脫貧。
“現在扶貧資金撥付更及時,扶貧項目決策權也進一步下放,項目方案直接由村里提,縣里審批,這樣就更契合村里實際需求?!焙纬筷卣f。
如何做到資金及時下達,祖力甫哈爾說,自治區在收到中央財政下達(包括提前下達)資金文件或自治區本級預算的30日內,將資金下達到各地(州、市)財政部門。地(州、市)財政部門收到自治區下達資金文件后,5日內分配下達到縣市,各縣(市)財政部門根據年度整合實施方案,按進度將資金撥付到項目實施單位。
基數調整?監管嚴格
為進一步支持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加大對深度貧困縣的支持力度,2019年,自治區調整了下達到各試點貧困縣的資金比例,把對深度貧困縣的資金支持比例由90.11%提高到95.69%。
按照確保增幅、“切塊下達”的要求,向試點貧困縣下達統籌整合使用范圍的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涉農資金,賦予貧困縣項目資金自主權,加大統籌整合力度,為貧困縣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和財力支持。
“現在機制在不斷完善,從自治區到各地州、各縣市都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政策下發、數據和實施方案上報等進行統一管理。貧困縣按照脫貧攻堅需求‘因需而整’,并根據自治區批復后的整合資金年度使用方案使用整合資金,可將整合范圍內的各項資金跨類別使用?!笨κ驳貐^財政局農業農村科副科長張亞萍告訴記者,自治區到位資金情況會在3日之內上報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由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到位資金和各縣脫貧攻堅計劃來安排具體項目。根據中央要求,各地州每年都要統一向自治區上報3次年度項目實施方案,年初會編制預算,年中根據實際資金到位情況對能落實的項目進行調整,年末再根據后期到達的資金進行項目實施方案的補充報備。
2016年,國務院出臺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政策以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涉農資金整合力度逐步加大,管理使用逐步規范,創新改革逐步深化,整合成效逐步凸顯,為貧困縣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祖力甫哈爾介紹,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從組織貧困縣編制涉農資金整合實施方案起,源頭審核縣級“因需而整”制定的縣級項目庫和資金臺賬。在授權貧困縣自主據實因需使用涉農整合資金的基礎上,由相關單位聯合會審縣級涉農資金整合實施方案,加強事前監管,實現源頭把關。同時,向國家有關部委報備,作為部門加強指導、監督問責的重要依據。
此外,自治區從制度設計和操作層面,加強對整合資金全過程的監管,在管理環節上涵蓋了從資金籌集到分配下達、支出使用、績效監控全過程,體現“無漏”;從政策內容上涵蓋了每個環節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責任和追責意見“4張清單”,體現“無缺”;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式資金監控,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形成資金監督管理的全過程、全時段、全責任主體,建立資金監管閉環,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攻堅今語
整合資金“活水”提高攻堅成效
今年夏季,伽師縣最后1.53萬人喝上清潔的放心水,困擾幾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翱嘞趟弊優椤案侍鹚?,離不開涉農整合資金“活水”的精準灌注。
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保障脫貧攻堅資金需求的關鍵之舉。在資金使用上,只有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創新使用機制上下功夫,做好統籌整合的文章,才能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新疆按照確保增幅、“切塊下達”的要求,賦予貧困縣項目資金自主權,為貧困縣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財力支持。實踐證明,樹立統籌思維,念好“整”字訣,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打破不同資金間的“壁壘”,就可以把“零錢”變成“整錢”,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和效益。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確保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還要念好“嚴”字訣,嚴格監管機制的落實,切實把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落細落實。正是嚴把整合范圍關、做到整合范圍內應整盡整,嚴把項目入庫關、精準安排扶貧項目,嚴把公示公告關、主動接受監督,嚴把督促檢查關、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才在新疆形成了“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就包括“堅持系統觀念”。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最后關頭,只要我們強化整體意識、系統觀念,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各方面資源統籌起來,把各方面積極性調動起來,就一定能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